×

PPR"一体化"结构的优势:简便,快捷。

TECHNICAL INFO
  • 取放
  • 系统

前言

将取放工序所需要素"一体化"。
这就是精密力控型ZR轴直线旋转引动器(PPR)的设计概念。
在本文中介绍我公司是如何思考创新出"PPR"这款产品的,并对其进行部分介绍,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到以往未能详细介绍的关于导入PPR的高效效果。

"取放工序所需要素"是什么?

那么,"取放工序所需要素"是什么呢?
接近工件。使Z轴下降。需要用于升降的驱动源。因为是精密的上下运动,所以也需要引导机构。
接触工件。接触时的冲击有时会导致工件破损,因此需要减轻冲击的机构和办法。
吸附工件。使用空气进行拾取时,需要与工件接触的吸嘴以及至吸嘴的空气配管路径。为了吸附/真空破坏,需要电磁阀。为了确认吸附动作完成,最好也要有压力传感器等。
拾取工件。这个只要有最初的升降轴就可以了吗。
对位调整。需要旋转轴。根据放置工件时的要求精度,有时也需要精密的角度调整。
控制。控制以上动作的控制驱动器是必不可少的。

客户内部自制产品时的系统构成例

根据我公司客户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的客户均是使用独自组装的取放装置。例如以下案例。

  • Z轴上有滚珠丝杠引动器。R轴上有旋转电机。
  • 各轴均需要控制驱动器,动作通过PLC控制。
  • 为缓和冲击,吸嘴上使用弹簧缓冲器等。
  • 空气配管将R轴电机制作为中空轴,或者直接配管到轴前端部分。
  • 空压设备使用外置的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通过PLC控制。

仅仅只是上述罗列就有非常多的要素。
从零开始组装、到实现以上预想机构,需要从构思设计到零件选定、零件管理、组装、程序编写、最终调整等多个步骤,耗费大量工时和精力。

PPR内置的系统要素

PPR在

  • Z轴上有直线电机。R轴上有旋转电机。
  • 通过内置控制驱动器执行各轴的控制。
  • 通过内置力传感器的智能反馈控制实现冲击缓和。
  • 内置电磁阀,以及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同时内置空气配管,直通到输出部轴的中空孔。
  • 空压设备也是通过内置控制驱动器进行控制,自主执行取放动作。

由于PPR是"一体化"结构,其优势之一是可大幅削减以上诸多内容的工作,让设备制造商和设备用户的制造现场都能更加"简便快捷"。

大家关心的PPR内部结构在本公司主页的"产品日志"中有详细介绍。敬请参阅。